蔬菜大棚“种”出美好生活
2025-02-05???10时21分 浏览次数:

本网记者 孙涛

1月31日,农历大年初三早上8点,记者走进滦平县兴洲村新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棚,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当天上市的西红柿。为了让新鲜的蔬菜直达京津,春节期间,村民们仍在忙碌着,在蔬菜大棚里“种”出了美好生活。

“‘小红番’是我们目前卖得最好的一款西红柿,口感特别好,酸甜可口,里边还有沙,在北京能卖到40块钱一斤,每天大概走2到3吨,基本上到北京就被抢购一空了”。滦平新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丽美说。中午12点半,新鲜的西红柿在分拣、装箱、称重后,装上冷链物流运输车,通过京承高速发往北京,4小时内就摆上了北京超市的货架。

目前,新硕农业的蔬菜种植面积达1300多亩,有高标准日光温室256栋,都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种植技术,其中冷棚30栋,9个蔬菜品种均已被认证为绿色食品,主要销往北京、天津、杭州等地。

“我们统一育苗、统一定植、统一管理,水肥统一发放,这样的话,会达到管理的规范化、标准化,保证让广大的消费者吃上放心的食品。”该公司农技专家房连合告诉记者。

“现在既能把地租出去一年得7000多块钱,还能在这上班赚钱,我们两口子一年的收入在4万元左右。”在新硕农业,90%以上的员工都是来自当地或者周边村的村民。在这里当大棚管护员的赵文华告诉记者,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,每年除了土地的租金收入,还月月有工资。

春节期间是西红柿集中下果上市的季节,在大棚里,公司的农技专家在教大家如何控温、控水、提质。为了提高管理水平,公司定期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。尝到了科技带来的“甜头”,不少村民在新的一年有了新的目标。

滦平县毗邻京津,气候温和、水资源充足,发展蔬菜产业自然条件优越,区位优势明显。为此,滦平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,通过“企业+基地+合作组织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扩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。目前该县设施蔬菜已经达到1.1万余亩,年产量达7万吨以上,成为京北地区重要冬季蔬菜供应基地,带动全县1200户以上群众增收,每户年收入3万元以上。

分享到微信X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